- A+
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家長要教會他們各種道理,避免他們走歪路。然而很多時候,孩子不愿聽家長的說教,甚至故意和你唱反調,讓不少家長頭疼不已。面對這種情況,與其找人吐槽孩子的不是,不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:是不是教育的方法不對呢?
☆讓孩子遠離壞朋友
孩子身邊可能會有些不良朋友,長期跟他們帶在一起,孩子必然會受到一些影響。此時硬要孩子遠離這些“處得很好的朋友”,他們自然不愿意,那么該怎么讓他們弄明白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”的道理呢?
此時不妨跟孩子玩染色游戲。準備一張白紙,紅顏料、黑顏料和兩杯清水,將兩杯清水分別染成紅、黑色,然而讓孩子將紙的一端浸在紅水中,等吸水染色后再讓他將另一端染成黑色。
然后我們就可以拿著這張紙,這樣教育孩子:“如果你也是一張白紙,而好朋友就是紅水,壞朋友就是黑水。你經常和好朋友在一起就會變成紅色;和壞朋友在一起就會染上黑色?!?/p>
這樣孩子就會明白,自己跟哪種人在一起,就會向哪種人靠攏。而如果想變成好孩子,就要遠離壞朋友親近好朋友。
☆讓孩子變得細心
有些孩子做事麻痹大意,無論你怎么教育依然如此,甚至還會輕描淡寫地說:“不就是偶爾粗心一兩次嗎?有什么大不了的?!贬槍@種問題,媽媽們又該如何應對呢?
美媽建議以毒攻毒,既然你總是粗心大意,那么媽媽們也可以經常犯錯。平常給孩子做飯的時候,可以故意多放或者不放調料;一起外出游玩的時候,把吃的落家里;一起逛超市的時候,故意不帶錢,讓孩子沒法買選好的東西……
次數多了,孩子也會不耐煩,甚至發脾氣,此時就讓串通好的爸爸幫腔:“你最近怎么總是粗心大意??!~”媽媽就可以輕描淡寫地說:“不就是偶爾粗心一兩次嗎?有什么大不了的?!?/p>
孩子聽你這么說自然非常著急,生氣的數落你因為粗心導致的各種問題。下面的事情就不用美媽教了吧!
除了上面兩個例子,媽媽們可以用這些方法!
1.故事法
孩子都非常喜歡聽故事,所以不妨將一些道理融入到故事中去,甚至可以自己編故事。這樣不僅可以分散孩子注意,避免對立局面,還有不俗的教育意義。此外還可以在孩子認真聽故事的時候,幫他們完成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,比如吃飯、洗澡等等。
2.逆向法
既然孩子不聽話,那么媽媽們不妨就順著孩子的想法做,讓他明白這樣做后果很嚴重。比如孩子不愿意好好吃飯,每次一到飯點就躲在居室里看電視。此時媽媽們就不要管他,自己吃完收拾好碗筷,這樣沒多久孩子就會肚子餓并且要吃飯。注意在此期間,一定不要給他們吃零食,否則將前功盡棄。
3.換位法
想辦法讓孩子知道,自己不聽話的時候有多討厭,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玩角色扮演游戲。比如讓孩子扮演醫生,而自己則扮演病人,然后學他在醫院里哭鬧、手腳亂動、像爸爸媽媽提要求的樣子。等到孩子心力交瘁的時候,他們就會發現這種行為會給爸爸媽媽和醫生帶來很多不便,以后也會收斂一些。
- 我的微信公眾號
- 我的微信公眾號掃一掃
-
- 我的微信公眾號
- 我的微信公眾號掃一掃
-